数据令人震惊。

烟草会导致多达一半的使用者死亡,每年有超过八百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——其中包括130万名因吸入二手烟而患病的非吸烟者。仅在新加坡,每天就有六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,如癌症、心脏病、中风和慢性肺部疾病。

然而,尽管数据触目惊心,以下说法仍频频出现:

“我只是和朋友出去时才抽烟或电子烟。”

“我不抽烟,我选择电子烟——应该没那么严重吧。”

如果这些说法听起来耳熟——无论是您自己说的还是别人说的——是时候认真看看真相了。无论是偶尔抽根香烟,还是使用电子烟,这些所谓的“随性”习惯其实都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风险。

在我们迎来5月31日的世界无烟日之际,这也是一个重要提醒:哪怕是偶尔抽烟或社交式电子烟,也会影响您的身体、心理,甚至您身边的人。

一口就足以造成伤害

不是经常抽烟或用电子烟?这并不代表您就安全了。

香烟烟雾中含有苯并[a]芘,这是一种强致癌物,会损害p53抑癌基因——这个基因负责防止异常细胞生长。一旦基因受损,即使是一个肺细胞也可能开始突变,从而增加患肺癌的风险。这种损伤无需多年积累——一根香烟就可能开始。

电子烟常被视为更安全的替代品,但这个假设并不成立。电子烟气溶胶仍含有尼古丁、甲醛和超细颗粒,这些物质会刺激肺部和血管。研究显示,电子烟会引发气道炎症、降低肺功能,并导致心率和血压升高——即使是轻度或偶尔使用者也会受影响。在新加坡,许多人把电子烟当作“更轻”“更社交”的选择,但医学证据表明,电子烟的风险不容忽视。

不管是一根香烟,还是一口电子烟,伤害不会等到您上瘾才开始——第一口就已经造成影响。

咨询医生

从偶尔一口到每日渴望

社交型吸烟者或偶尔使用电子烟的人常觉得自己掌控得很好。“我只是偶尔才抽”、“我随时都可以戒掉”是常见的说法。但科学并不支持这种乐观态度。

尼古丁极具成瘾性,即使摄入量很小也不例外。每一口都会带来短暂的放松或刺激感——您的大脑很快就会再次渴望这种感觉。随着时间推移,这些触发点变成了惯性,而惯性就会演变成习惯。

即使您不是每天抽烟或使用电子烟,当体内尼古丁水平下降时,身体仍可能出现戒断症状,包括:

  • 易怒或坐立不安
  • 难以集中注意力
  • 情绪波动或焦虑
  • 精神不振或轻度抑郁
  • 强烈、突如其来的渴望——特别是在社交场合或饭后等熟悉环境中

这些反应往往令人措手不及。有些人虽然每隔几天才抽一根香烟或吸一次电子烟,但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频繁地想到它。尽管他们未必每次都动手吸烟,但那种渴望与短暂缓解之间的心理循环却越来越难以打破。

对于电子烟,这种循环甚至更加诱人。水果、甜点等口味让电子烟感觉不那么刺鼻,更容易形成习惯——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中。这不仅掩盖了尼古丁的刺激感,也通过感官吸引加剧了重复使用。

您不需要每周用完一个电子烟设备,也不需要每天抽一包香烟,就能形成依赖。对很多人来说,一切从“就吸一口”开始——然后悄悄演变成习惯。

它影响的不只是您自己

抽烟或吸电子烟也许是您个人的选择,但它仍会影响身边的人。

尤其在封闭或共享的环境中,即使是偶尔使用,也会让他人暴露在您呼出的烟雾或蒸汽中。无论是在家、车内,还是其他室内空间,周围的人都可能吸入会引发过敏或呼吸问题的物质。儿童对此尤其敏感,长期可能出现咳嗽或呼吸困难。

电子烟同样如此。它常被误认为对他人无害,但这种说法缺乏证据支持。虽然电子烟的味道可能更“好闻”,但其蒸汽中依然含有细颗粒和化学残留物,可在空气中停留一段时间。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,即使是短时间的暴露,也可能对他人造成不适。

这些影响很容易被忽视,但它们会慢慢累积。保护他人最直接的方式,就是完全戒烟和戒电子烟。

世界无烟日,开始改变的第一步

如果您一直在考虑戒烟,现在是一个有意义的开始。世界无烟日不仅仅是提醒我们烟草的危害,也提供一个契机,让您掌控自己的健康,并减少对身边人的影响。无论您是抽烟还是用电子烟,无论是偶尔还是经常,减少频率甚至完全戒掉,都会带来正面的改变。

在新加坡,也需注意电子烟是违法的。使用、销售和持有电子烟设备都是被法律禁止的。戒烟不仅是健康的选择,也确保您在法律框架内行事,同时减少对他人的潜在伤害。

您可以联系康威医疗集团的医生,了解更多有关戒烟与戒电子烟的支持计划。我们的诊所遍布新加坡各地,当您准备好迈出第一步时,支持随时都在您身边。

寻找诊所